【触电新闻】穗澳骨科交流联系密切 未来粤港澳将建三地骨科专科联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届骨科论坛8日在广州举行。该院显微创伤外科教授朱庆棠介绍,中山一院骨科与澳门联系密切,曾一年内帮助澳门施行骨科手术超过100例。长期以来,粤港澳三地骨科人才和技术等交流由来已久,尤其是在对医师的培养方面。广东地区病源体量充足,病例类型多样,医疗数据丰富,骨科医师在临床中对高水平诊疗技术的需求日渐迫切。未来将建立粤港澳三地骨科专科联盟,进行医生培训、技术交流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效果图
记者还了解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医院项目于今年7月底进入实质施工阶段,计划依靠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中心建设规划,利用与广州主城区、香港、澳门、深圳等地畅达的高速交通走廊,为粤港澳大湾区域民众提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
朱庆棠介绍,粤港两地骨科医疗技术各有特色,例如香港骨科医生的培养体系比较完整,在病例的数据库建立做得比较领先,而广东则拥有丰富的病例数。未来计划通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医院项目成立的契机,建立三地骨科专科联盟,进行医生培训、技术交流等,相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医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位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面还表示,全国每年因意外伤引起神经损伤的有40至60万人,但修复材料长期紧缺。该院显微创伤外科教授刘小林团队此前在中国内地率先研发新型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神桥”,称神经缺损患者使用“神桥”6个月后单丝触觉优良率达到94.44%,达到自体神经移植修复水平。
朱庆棠称,针对今后周围神经缺损精准修复的需求,将研制出适用于个性化神经移植物3D打印的生物墨水,并设计出专门的3D打印设备。本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用于提高神经移植物的生物活性,以及未来实现3D打印仿生化神经移植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公医院,该院骨科成立于1958年,目前已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骨科疑难和危急重症诊断与治疗中心、规范化骨科医师临床教育培训中心和转化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之一,影响辐射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
记者:罗苏
编辑:林伟青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5533970a73d6727042bbad6e6b54f565?shareId=cj4dL7Yy&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8-09-11